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事故中,存在著一個盲點------非機動車和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事故,非機動車方有責任的情況下需要賠償機動車損失嗎?車險的理賠實務中:機動車方;非機動車方;承保公司;各主體也存在分歧? 。
? ? ??對于不可調和的分歧都會訴諸法律,筆者查詢了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公開的關于此類案件的部分近期判例:“一般情況下,法院不支持向非機動車方請求賠償關于機動車輛的損失,承保公司“代位求償”的請求也不會被法院支持。”??
法律依據(jù)如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jù)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jīng)]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
?此法條并沒提及非機動車賠償機動車輛損失,此法條基本價值取向是“公民的人身權益高于財產(chǎn)權利”。考慮到非機動車在交通事故中受到傷害程度甚于機動車方往往僅造成車輛損失等財產(chǎn)損失,可能導致非機動車獲得的人身損害賠償?shù)植簧蠙C動車的車輛損失。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條的規(guī)定,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應當依法具備賠償請求權基礎,即保險人在賠償金額范圍內(nèi)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shù)臋嗬?/span>
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保險公司對于在交通事故中機動車方的損失向非機動車方進行追償是不具備法律依據(jù)的。
3. ?地方法規(guī)中:2013年6月張家口中院發(fā)布的《關于道路交通損害賠償案件若干法律適用問題的調研報告》中已經(jīng)明確指出“非機動車方致害機動車方,非機動車方對于機動車方的車輛損失一律不賠”
4.交通事故案件屬于一種特殊侵權案件,對于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事故發(fā)生時,在機動車方只有車輛損失的情況下,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機動車方駕駛人和乘客的人身收到傷害的時是可以提出按事故責任要求非機動車方進行賠償,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法院一般予以支持人身傷害損失。
綜上所述,非機動車和機動車發(fā)生事故,雙方都有責任的情況下:非機動車方?jīng)]有賠償機動車輛損失的法律義務。(機動車損失一般由保險公司車損險范圍內(nèi)承擔)
? ? ? ?極端情況下機動車方人員發(fā)生了人身傷害,在合理的費用范圍內(nèi)需要非機動車方賠償機動車方
? ? ? *本文所提到的法律依據(jù)和法院判例均來源于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內(nèi)容不允許上傳,故提供近幾年判決書號以便讀者查詢*
不支持非機動方賠償機動車輛損失的案例
(2024)豫0222民初50號、(2023)粵01民終34371號、
(2022)浙10民終1377號、(2021)豫02民終5281號、
支持非機動車賠償機動車駕駛人人身傷害的案例
(2021)冀07民終311號